您当前所处的位置:首页 > 政府文件 > 县(市)政府文件

原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原平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原政办发〔2022〕9号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1日 16:41 信息来源:原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原平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原2021年11月5日印发的《原平市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原政办发〔202155号)予以废止。

 

 

 

原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25日        

 

原平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动全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行动自觉,根据《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原平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3—5年时间,推动我市文旅融合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发展机制基本完善,业态融合日渐深入,产品供给创新提质,服务品质稳步升级,文物资源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成果明显,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形成以A级景区为支点,旅游集散地为中心,景区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相互促进,文旅高度融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融合

  1、打造一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单位。坚持文物保护为第一原则,抓好重点景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高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我省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原平市博物馆的建设,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展陈水平,深刻挖掘文化内涵,发挥文化资源对旅游的带动作用,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惠济寺、崞阳文庙、普济桥、朱氏牌楼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试点,完善市场要素,增强旅游功能。(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2、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传承利用体系。发挥原平丰富的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技艺等非遗元素优势,打造剪纸、刺绣、木雕、石雕、炕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销基地,开展文创产品进景区试点。开发优质杂粮、特色鲜干果、民间艺术品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构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活态传承利用体系。(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

  3、塑造本地工艺美术品牌。建设工艺美术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综合运用展示、拍卖、鉴赏等手段,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宣传推广活动,着力塑造具有原平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活动,重点建设古城、古镇、古村等非遗、民间艺术街区,推出10种以上融入原平地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高质量文化旅游商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二)推动文化旅游产品融合

  1、建设乡村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与农耕文化融合发展,建设休闲农业和精品乡村旅游点10个。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条,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休闲农庄(园)、特色文化古村落、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度假区和标准化乡村旅游目的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局,各乡(镇、街道))

  2、开发工业旅游产品。推动工业资源向文化旅游资源延伸,支持域内大型水利项目、杂粮、土特产品、养生产品加工项目,积极推动我市废弃厂区、矿区等开展工业旅游。(责任单位:市工信局、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3、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依托我市现有红色文化遗址,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名村。支持鼓励各红色旅游资源集聚地区和红色旅游景区开发文创类红色旅游纪念品、演艺类产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4、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创建一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不断挖掘旅游资源丰富的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彰显旅游景观的文化特质,形成“六古”文化高等级旅游景区集聚区。(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5、推出精品旅游演艺节目。强化现实题材精品文艺剧目创作,着力打造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的体验情景剧目,精心策划崞阳古城晋商文化、天涯山忠孝故事、大营温泉禅修等大型演艺项目,在重点景区推出植入文旅IP的沉浸式体验产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6、做实做精康养产品。加快推进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农林文旅康融合试点2个。积极拓展体育旅游新业态,加快建设体育旅游目的地,以及滹沱河国际自行车赛道、闫庄汽车赛道等体育精品赛事线路。加强林业资源与旅游的创新融合,支持森林公园、森林“氧吧”、森林体验、森林徒步游、森林康养基地设施建设。鼓励支持符合标准的康养基地、森林公园、体育公园等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及康养小镇。(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自然资源局、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三)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融合

1、建设一批三大品牌项目。全力推进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原平段建设的同时,建设3条全域旅游线路,到2025年末,构建主线贯通、支线串点、连接线成网、覆盖全市的“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路网。做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对接和落地实施,长城板块重点推进原平至段家堡旅游线路建设,突出抓好研学旅游基地、低空飞行基地、自驾露营基地、太行人家民俗等项目。力争到2025年,新创建一个AAAA级以上精品旅游景区,三个AAA级以上标准化旅游景区,5家以上“太行人家”。(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各乡(镇、街道))

    2、建设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重点推进崞阳古城重点文物开发保护项目,建设炕围画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传习展示中心,发掘保护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突出“酥梨之乡、杂粮之乡”品牌建设,配套建设文化体验酒店、文化主题餐厅、房车基地等功能项目,打造传统文化旅游基地。(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3、建设一批智慧文旅项目。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旅融合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5G+智慧旅游。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转换及开发利用,推进智慧旅游云平台等支撑性项目建设,实现全市A级景区门票预约、旅游厕所和停车场的智慧管理,提升“互联网+”环境下的景区综合集成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信局,各乡(镇、街道))

  (四)推动文化旅游市场融合

1、培育“游山西·读历史”品牌。以“九游九读”为抓手,打造推出地质构造运动史、长城军事斗争史、红色革命抗战史等原平深度游产品包、景点群和线路套餐,编撰《原平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等系列图书,培育一个研学游示范基地,开发一批有影响的创意产品和宣传产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2、打造一批特色节会活动。进一步扩大梨花诗歌艺术节、原平果商招商大会等活动的影响力,鼓励创意策划一批新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商务局,各乡(镇、街道))

   3、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持续开展景区“安全、服务、环境”三个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旅游集散和客运服务系统。制订文化旅游地方标准,建设服务标准化示范景区,推动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特色化、智能化,实现文化旅游消费品质化发展。(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

  4、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水平。立足高品质生活要求,加快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书店、剧场群、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发展集合多种业态的集聚区,丰富夜间消费供给,打造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构建文旅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

  三、改革重点

  (一)开展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探索

  充分发挥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的机制创新引领作用,试点探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管理融合机制,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服务缺失等问题,示范带动走出一条以历史文化遗存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路。(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商务局,各乡(镇、街道))

  (二)深化旅游景区“两权分离”改革

  深化旅游景区“两权分离”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属性。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企业、跨界资本和管理服务品牌,通过直接投资、参资控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创新各相关方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内生活力,打造一批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三)创新投融资机制

推动文化与金融合作不断深化,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切实提高文化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

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拓宽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用好政府引导基金等投资工具,推进相关产业投资基金的组建。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纳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范围。

推动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举措。支持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鼓励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文化产业。

    鼓励利用老旧厂房、旧仓库等闲置设施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文化产业,持续推动落实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

鼓励银行、保险、担保、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文化旅游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开展景区及景点经营权、门票收入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权、文化创意内容版权及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鼓励设立“融资奖”,对符合条件的获得融资的文旅融合企业给予支持;对招商引资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鼓励。鼓励支持银行机构实行文化、旅游授信额度在文旅行业互通互用。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业。(责任单位:原平银保监组、市财政局、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四)文化与金融合作

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健全项目征集、遴选、发布机制,提高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 的梯次格局,支持实施5 个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风险补偿机制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原则,推动建立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作用,撬动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原平文旅产业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鼓励先行先试,推广经验成果,发挥示范效应。原平文旅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达到 3 个左右。

(五)创新公共服务融合机制

  鼓励公共服务单位利用资源、人才、场地等优势,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并在国家规定开支范围内对文创产品参与人给予奖励。鼓励公共文化机构平台与旅游市场对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推动公共服务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融合新空间。(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原平市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对我市文旅融合发展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协调,并承担推动我市文旅融合发展主体责任,构建全市文旅融合发展“一盘棋”格局。成立原平市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常永峰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王  彤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韩海燕  市政府副市长

 员:刘继盛  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局长

樊纪平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郭景田  市发展改革局局长

          赵建荣  市工信局局长

          辛自为  市民政局局长

          王志胜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郑国梁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刘海生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陈建瑞  市商务局局长

          刘海云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赵一初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兰亚君  市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副局长

          李永青  原平银保监组组长    

            各乡(镇、街道)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刘海云同志担任。

  (二)加大财政支持

  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机制,统筹整合利用现有各类政策,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文化遗产保护等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

  (三)强化激励引导

  统筹整合文化旅游相关支持政策,在公共服务配套、惠民消费补贴、文化旅游宣传、旅游景区评级等方面对文旅融合发展好的地方和企业适当倾斜。

  (四)加强督导考核

  将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纳入市政府政务督查体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相关解读:【图解】《原平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解读

【打印本页】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